金文
小篆
隸書
楷書
行書
會意,形聲字
解:金文『孝』字,為子承老形。小篆之孝,從老的上半部分,從子,意謂子背著父母,意即子能承其親,並能順其意。故其本意作「善事父母者」,此之謂孝。
其義有:
1.善事父母之道曰孝。如《孝經‧開宗明義》「夫孝,德之本
也。」
2.善事父母之人曰孝。如《漢書‧武帝紀》「興廉舉孝」
3.居喪曰孝。如守孝、在孝。
4.奉養、孝順曰孝。如《禮記‧祭義》「內則孝於親」。
5.服父母與祖父母之喪的曰孝。如孝媳、孝孫。
6.能繼先人之志也。如《中庸》「夫孝者,善繼人之志,善述
人之事者也。」
孝」,上為老、下為子,是上一代與下一代,融為一體,稱之為孝。
子女從父母那裡承傳血脈和家訓,子女之身,就是父母的分身,不孝父母就失去了自身的大根大本。故古雲 :「孝乃天經地義」。
《詩經‧蓼莪》寫道:「父兮生我!母兮鞠我!拊我畜我,長我育我;顧我復我,出入腹我。欲報之德,昊天罔極!」。
因此,身為子女,如何行孝,是我們每個人不可不知的。
孝經云: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」故為人子女,欲行孝,應先從愛護自己開始,不要讓父母為我們身體的傷患而擔懮;更要記得「德有傷,貽親羞」的警言,在自己的品性上,嚴於律己,不做不仁、不義、無信、無禮的事,以德潤身,奮發向上。勿讓父母為我們操心、蒙羞,此乃孝順第一步。
人之行孝,不能離開敬。孔子曰:「蓋犬馬皆能有養,不敬何以別乎?」孝養父母,沒有一定的形式,但皆要出自敬愛之心。想想我們自己,從小對父母的教誨,是不是恭敬聽受?
小時候,父母把最好的食物,留給我吃;現在,最好的食物,記得請父母先吃了嗎?
家中最好的房間是否敬給父母居住?他們的衣食住行經常關心嗎?
父母交待的事情,可曾盡心盡力辦好?
父母有病時,能不能盡力侍奉,想方設法減少他們的病痛?
遠遊在外,已經多久沒有向家裡問候、回去探望了呢?
……
更進一步,如果能將孝敬雙親的心,擴大到對所有的師長、宗親;如果我們還能在立身行道方面有所努力、貢獻,讓父母寬慰,使他們一生的辛勤沒有白費,這就是古人所謂的「光耀門楣」,「孝行」至此就更加圓滿。
「孝,乃百行之本,眾善之初也。」孝不分老少、富貴貧賤,是人人可行可做的。願我們能牢記這些話。及時把握行孝的機會,切莫等到「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」的悲慟,至此追悔已遲。
如欲多明白孝親的道理,請聽德育故事 『孝』 的部分。
best dslr camera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