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市場有多大?
常有人說,若成功進軍中國,生意不愁做;事情真的如此嗎?
中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即將修訂完成,計劃進軍中國金融市場的本地銀行,將會面對更少限制或更親商的條例,進攻計劃會變得事半功倍。
然而,中國擁有超過100家銀行,本地銀行該如何殺出重圍?
中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,將在年底前進一步放寬,欲進軍該市場的本地銀行,將面對更少的條例限制。
有人把中國市場稱為“冒險樂園”,因為無論它的投資風險再高,各行各業也不顧一切重本進軍當地市場,可見魅力非凡。
國內4大銀行,馬銀行(MAYBANK)、大眾銀行(PBBANK)、聯昌銀行(CIMB Bank)和豐隆銀行(HLBANK),皆不約而同透過香港子公司或設立分行,進軍中國金融市場。
4個月前曾說將把重心將放在如泰國、印尼等區域市場的聯昌集團(CIMB Group)總執行長拿督納西爾,上週卻突然“轉口風”,“自爆”將進軍中國和印度2大關鍵市場。
可見,中國一直是大部份金融機構“夢寐以求”的海外市場。
OSK證券行(OSK Securities)分析員陳建堯說,中國將成為未來主要發展市場,在扶持周邊國家經濟發展中扮演要角,是所有領域不可忽視的市場。
不惜以本傷人
他告訴《財經天地》,無可否認還在發展中的中國,存在許多商機,提供投資者龐大的發展和成長空間。
“可是,發展機會愈大的同時,投資風險也大大提高。”
他表示,中國擁有逾100家大小型銀行,大馬業者要從中突圍而出,必須坐擁雄厚資金、規模要夠大。
“因為中國金融市場競爭超激烈,往往出現以本傷人,外資銀行一定要有充足的資金供長期抗爭。”
陳建堯還指出,目前在中國立足的外資銀行,大多是名氣“響噹噹”的國際銀行,如花旗銀行(Citi Bank)、匯豐銀行(HSBC Bank)、渣打銀行(Standard Charterd)等。
“若以品牌來看,大馬銀行已吃了一大虧,即使在本地有多出名,去到中國已成了另一回事,必須長期投資創造出穩健品牌,才可繼續生存。”
收購打開通路
陳建堯說,因為本地銀行缺乏國際品牌,投資中國前必須確保已擁有一定的客戶群,從中穩定收入;例如,盡量招徠在中國投資的大馬企業,成為當地分行客戶。
詢及本地銀行在中國業務表現時,陳建堯表示,馬銀行和大眾銀行皆表現不俗,在如此競爭的環境仍有賺益,已很不簡單了。
馬銀行在中國設有分行;大眾銀行則透過收購香港亞洲商業銀行(Asia Commercial Bank,簡稱亞商行),打開中國之門。
CEPA拓通道
逾6兆儲蓄額引力大
中國的總儲蓄額達1兆7000億美元,為金融市場提供龐大商機。
中國與香港自2003年簽下緊密經濟合作協定(CEPA)后,強化了跨境資金流動,使得愈來愈多外資銀行透過香港做為大本營,開拓中國市場。
根據CEPA,中國降低香港服務業進入市場的限制,涉及18個行業,當中包括金融領域;同時,還取消港資企業的持股上限、降低註冊資本等門檻,放寬地區和經營範圍限制。
分析員說,海外資金為加速進入中國,特別是金融服務業,很可能採取直接併購香港企業的方式,從而利用CEPA取得進軍中國市場的機會。
亞商行小而美
顯然,CEPA讓外資經由香港進入中國,提供了更為便利的通道。
大眾銀行便是最佳個案,今年2月透過持股61.4%的香港子公司大眾財務(Public Finance),以45億港元(約21.6億令吉)購下亞商行,進而踏足中國金融市場。
亞商行雖是香港最小規模的銀行,但卻在深圳擁有分行,在上海和沈陽也設有辦事處,因此引起12家銀行前來爭相競奪;就連脫售道亨銀行后便沉寂一段時間的丹斯里郭令燦,也參與其中。
據粗略估計,中國13億人口的儲蓄額達1兆7000億美元(6兆392億令吉)。
回銀雖是新賣點
大肆出走違政策
陳建堯
中國是眾多回教徒的地域之一,本地銀行不妨考慮以回教銀行或零售方式,“殺進”中國金融市場。
陳建堯表示,選擇回銀為進軍方式是不錯的建議;但別忘記,大馬多年來致力打造成回教金融中樞,拚命吸引外資,若本地回銀大肆出走,著重海外回銀市場,就會與政府的目標背道而馳。
朝向利基市場 他說,中國擁有100多家行,建議大馬銀行應朝利基市場發展,從中闢出成功之路。
“目前,大部份中國銀行營運模式皆傾向企業銀行,少關注消費銀行;建議打算進軍中國的國內銀行,可多朝消費銀行前進和探路。”
應按部就班 成立小分行熟悉市場
大眾銀行今年初收購亞商行為進軍中國的跳板。
陳建堯說,國內銀行應按部就班,先在中國成立小分行,之后再逐步擴大。
他指出,中國金融市場競爭非常大,別因為初出茅廬即不惜重本作出高額投資,這會失敗得很快,不知不覺就會被別人“吃掉”。
“應設立小分行,逐漸熟悉當地的營運市場,研究消費者和企業的需求,盡量做到本土化,融入中國人民的生活,才會取得成功以及信任。”
他說,待一切發展成熟后,才透過併購式擴大業務也不遲,這會使投資風險降至最低。
重新修訂條例 料年杪前推出
中國的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正在修訂中,料年底前將推出“較放寬”的新條例,或促使更多本地銀行前往中國發展。
《財經天地》專欄作家羅榮強律師說,現有管理條例是在2002年2月1日全面實用,至今從未修改過。
他表示,中國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(WTO,簡稱世貿)。根據世貿條例,中國必須在5年過度期內,重新擬定新條列,開放貿易市場。
“這意味,中國必須在今年12月11日前,完成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的修正工作。”
他指出,中國已向當地外資銀行拿取有關條例修改的意見,目前僅等待中國內地銀行提供意見,完成意見收集后,即可落實全新的條例。
羅榮強說:“據悉主要修改內容包括,若外資銀行有意繼續涉及消費銀行市場,必須在中國註冊成為獨立機構,然后再透過當地子公司(簡稱子行)拓展市場。”
“目前,花旗銀行、渣打銀行和華僑銀行(OCBC Bank)皆透過分行在中國營運,並允許涉及消費銀行市場。”
註冊資本提高
他說,新條例落實后,外資銀行可選擇透過“分行”或“子行”來營運,但前者不獲准涉及消費銀行市場,僅限制于企業客戶。
他表示,中國用意是加強監督,外資銀行在中國註冊后,就會受到當地公司法約束;現有外資銀行卻是跟隨母公司當地的公司法。
“中國銀行多少會在此條例下受保護,但市場卻引起反對聲。因為外資註冊后仍可享有15%公司稅的優惠,當地銀行則維持33%。”
此外,羅榮強指出,新條例下,外資銀行註冊資本將從現有的3億元人民幣(約1億3900萬令吉),提高至10億元人民幣(約4億6200萬令吉)。
他說,雖然註冊資本提高許多,但並不影響本地銀行進軍中國的決心,因為對國內規模較大的銀行而言,10億元人民幣算不了什么。
中國壞賬高 須步步為營
中國銀行體系背負高達6500億美元壞賬,本地銀行要進軍也應小心為妙。
中國銀行體系軟弱,背負高達6500億美元(約2兆3855億令吉)龐大壞賬,欲進軍中國金融市場的本地銀行,建議先熟悉當地環境,小心管理資產風險,別“初來報到”即釋出高額貸款。
標準普爾(S&P)估計,中國銀行體系去年共背負5000億至6500億美元(約1兆8350億至2兆3855億令吉)壞賬,將對中國的經濟成長及改革造成傷害。
標普區域主管彼提特說,中國銀行體系最明顯的弱點,就是壞賬過于嚴重。
引發經濟崩潰
“中國必須循序漸進式,謹慎協調並執行金融市場的改革計劃,避免引發經濟體系崩潰。”
國際著名會計公司安永(Ernst & Young)今年5月發佈的報告更為驚人,指中國銀行體系壞賬達到9000億美元(約3兆3030億令吉)。
“光是中國4大國營銀行的壞賬,就達3580億美元(約1兆3139億令吉)。”
但是,中國官方數據卻顯示,壞賬額僅有2250億美元(約8258億令吉)。public bank personal loan
#968
-
Prada Logo Jacquard Tote
Price : RM3299.00
Comes with dustbag & Authencity Card
SOLD
12 years ago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