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May 13, 2010

綜指破千非難事 強化信心效應大

馬股市隆綜合指數(KLCI)近期頻頻報捷走高,幾度突破6年半新高;市場一般都預期,綜指可在年底時衝破久違多時的1000點水平。

就眼前趨勢來看,綜指距離這1000點關卡到底有多遠?就算真的衝過1000點,對一般散戶而言,手中持的股票作價不動,意義何在?

1000點到底還是不是一個重要的信心指標?它會否是繼續引領馬股回返光輝歲月的催化劑?

回顧隆綜指近期表現,繼在9月4日以968.22點掛收,創下久違6年新高后,綜指走勢越戰越勇,分別在10月5日、12日及13日,再創6年半新高。

分析界認為,在國內及外圍因素的催化激勵下,綜指要上攀1000點並不難,並看好屆時綜指可發揮信心引導的作用。

國貿資本證券(EONCAP Securities)研究主管馮廷秀回應《財經天地》提問時說,目前,綜指離1000點關卡不到20點左右距離,看好綜指可在年底時攀上千點水平,有望在半年內衝破1021點。

交投量探勢頭

“一旦綜指衝破1000點,相信將可改善投資意願,雖然綜指不能完全反映大盤表現,但從心理角度來看,仍是投資者重要的信心指標。”

達資產管理(TA Asset Management)總投資長洪國興及OSK證券研究(OSK Research)分析員陳建堯皆認同,一旦綜指衝上千點,對不少久違馬股多時的散戶來說,多少存著信心激勵或投資參考的意義。

洪國興表示,綜指要攀越1000點關卡非難事,但如果綜指是徐徐揚升,而非突然衝破千點的話,相信影響不會太大;反之,若綜指是突然暴漲至1000點,將會激勵投資意願。

“實際上比較6月份僅徘徊在860點的水平,綜指迄今已揚升不少。”

他指出,綜指已攀越過970點關鍵水平,相信未來可延續揚勢,預計將游走于970點至1100點之間。

除了以綜指作投資參考,陳建堯表示,馬股交投量也能反映大市走向。

“若大盤交投量企于7億至8億股之間,一般表示市場投資意願不俗;若交投量只有3億至4億股左右,就表示大盤交投淡靜,只有大戶在撐場。”

OSK證券研究維持對綜指今年走勢的預測,即970點水平,並看好綜指可在明年攀至1050點水平。

冀升破2000年水平

另外,馮廷秀指出,油價滑落、通膨隱憂減緩,企業盈利預計將因原料成本減低而轉佳等各種利好,預料都可提振投資意願。

他指出,原產品如原棕油、橡膠等價格仍維持在處于可賺利的價位水平,整體經濟大環境已有所改善。

“儘管國家銀行未調低隔夜官方利率(OPR),但資金市場如債市殖利率已開始滑落,這將有助激勵股市表現。”

綜指最上一次衝破1000點水平是在2000年2月17日,當日閉市報1006.82點,同時在同年2月18日盤中一度報1021.20點。

若馬股在11月再度衝破1000點,這將會是至少6年8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。

部份優質藍籌股
衝破低點邁向新高

撇開綜指表現不談,陳建堯表示,部份股項如大眾銀行(PBBANK)、馬銀行及土著聯昌(COMMERZ)作價表現,已超越綜指在2000年2月的高峰水平。

當時,綜指曾一度觸及1021.2點的高水平。

他指出,這些銀行藍籌股股價表現卓越,主要歸功于企業實力及強勁的基本面。

“儘管1997年金融風暴一役,衝擊不少上市公司表現,但多年后的今日,許多公司已走出陰影,盈利表現猶勝當年,尤其是大企業。”

陳建堯指出,若中小型公司迄今仍無法擺脫金融風暴負面效應,盈利也無起色的話,是不能與有表現的藍籌股相提併論。

外拓貢獻盈利

他透露,近期表現優異的股項,多是擁有海外業務的企業,如馬銀行、楊忠禮機構(YTL)等,顯見海外業務對企業的盈利影響十分顯著。

馮廷秀則直言,投資者應在投資前,做好功課了解關股項的基本面,才不致投資失利。

他指出,唯有投資者本身清楚可承擔蒙虧程度,但本地投資者太懶散,過度抑賴抽佣經紀。

“若熟悉投資知識,策略、技巧掌握得當,即使大盤表現不佳,投資者也還是有機會獲利的。”

實際意義淡化
應注重個別強股

眾受訪分析員皆認為,僅以100隻成員股計算點數的綜指,已不能反映馬股大盤走勢,對投資者尤其散戶而言,實際意義已不太大。

他們建議投資者,將焦點放在基本面強穩的個別股項,才是更明智的投資策略。

未反映大盤

洪國興直言:“綜指能否過千點並不重要,因為散戶心不在股市,對散戶意義不太大;而且綜指是以緩勢揚升,並未吸引太多人的注意。”

他指出,過去新興股市的指數及大盤表現互動性相當高,只要指數走高,大市在強勁的投資意願支撐下,也隨之水漲船高。

“如今,個股基本面才是最重要的,因為綜指表現再怎么好,也只是反映那100隻大型股走勢而已,並非反映大盤走勢。”

陳建堯也說,若以綜指為指標,投資者將在綜指揚勢不再時,失去新鮮指引。

立峰信託基金(Pheim Unit Trusts)總執行長潘力克表示,市場期待綜指衝破千點的希望已存在多年,但迄今仍未成真。

“綜指目前已無法反映馬股大盤走勢,所以投資者何必在乎綜指,以此做為指標呢?”

他說,對投資者來說,無論綜指企高或挫低,只要能選對擁有良好投資回酬的股項便夠足了。”

潘力克及洪國興皆表示,投資者因關注本身的投資組合,因為綜指走高或可帶動股價高漲,但即使綜指低靡,馬股仍有許多表現更勝綜指的股項。


美道指刷新高
與馬股關聯不強

區域包括馬股,近來不時緊追美國隔夜道瓊斯指數的走勢,並似乎成了區域指數近期的唯一導航。

但分析員認為,對大馬而言,上述看法僅屬“美麗的誤會”,道瓊斯指數與隆綜指的實際關聯性並不強。

洪國興表示,亞太股市雖不時隨道瓊斯走高而走俏,但揚升幅度並不大。

陳建堯則表示,綜指及道瓊斯的計算程式有異,兩者關聯性並不強。

他指出,綜指表現仍繫于國內外基金,道瓊斯充其量也只是加強投資信心。

站上1萬2000點

道瓊斯指數在美國時間10月21日收盤時,正式站上1萬2011.73點歷史新高,恰好與19年前美國股市大崩盤同一日期。

不過,報導說,一般美國投資者對突破1萬2000點並未太興奮,因為不好看企業獲利表現,及認為整體市況並未明朗。”

道指這回突破1萬2000點,距離上次突破1萬1000點也經歷7年之久,是千點漲幅中所需時間第二長者。最久的是1000點漲至2000點時,共耗時14年。

系列富馬指數
才是參考指標

投資者應視本身的投資組合,參考適宜的指數做為投資指標。

馮廷秀表示,投資者若是投資重量級股項,參照綜指表現自是無可厚非。

“若投資在低價股,富馬小型股指數(FBMSCAP)、70中型股指數(FBM70)的走勢,或是更佳參考指標。”

但他認為,部份低價股基本面欠佳,散戶務必得謹慎選擇。

無比較數據

陳建堯說:“對散戶來說,最好的指標是富馬系列指數中的小型股、微型股(FBMFLG)或中型股等指數。”

馬股市向來以綜指做為市場表現指標,即使大馬交易所(BURSA)在今年6月26日,推出富時大馬交易所指數(FBM,簡稱富馬指數),仍無法獲得市場廣泛引用參考。

分析員指出,儘管富馬指數分類及規格更嚴格,但市場仍需更多時間來適應新指數。

洪國興直言:“基金經理及投資者短時間內難以適應新指數,更別說變成習慣了。”

馮廷秀則表示,許多人都因為多年來習慣引用綜指,加上新指數沒有比較數據,因此才未獲廣泛使用。

止步成因多
不愉快經歷成陰影

馮廷秀透露,部份外資卻步本地股市的原因之一,是馬股本益比(PER)遠較區域股市來得高。

“部份外資是以本益比為投資標準,認為本益比低的股市才值得投資,但這並非全面的投資考量。”

他舉例說,泰國股市本益比在過去12個月,皆企在9倍以下低水平,主要因為佔泰股市值顯著比重的多家石化企業,本益比相當低。

他指出,因為領域行業使然,石化企業本益比一般企在低水平,即使本地石化企業如大騰石化(TITAN),本益比也是企在5至6倍之間的低水平。

目前,馬股本益比約14倍左右。

實施資金管制

馮廷秀表示,外資過去在馬股的“不愉快經歷”,如當局在金融風暴期間突然宣佈實施資金管制措施,及對外資控股權的監管,也可能成為外資卻步的導火線。

大馬經濟研究院(MIER)執行董事莫哈末阿里夫早前表示,馬股表現不振原因眾多,包括令吉匯率無法大幅升值,以致許多海外基金更趨于投資在匯率揚升顯著的國家。

“上市公司企業監管及透明度,也是馬股表現不振的主催因素之一。”

可帶動大市走勢
外資成關鍵推動力

陳建堯表示,綜指能否延續強勁的揚勢,需看外資會否在年杪時進場,以及政聯企業(GLCs)的重組進展。

他指出,政聯企業重組計劃已宣佈多時,目前應是當局兌現承諾的時候,一方面除了振興投資意願,也有助吸引外資。

“上市公司的企業監管素質、基本面等,也是影響市場購興的因素之一。”

他舉例說明,獲得外資踴躍參與的股項,一般股價揚升速度較快。

“但目前外資並未積極投資在馬股,即使有也集中投資在特定藍籌股上。”

風暴後卻步

馮廷秀表示,外資投資方式相當積極,多少可發揮擴散帶動效應(spread over effect),帶動本地購興。

他直言,馬股股價波幅不高,間接導致投資者參與度低。

“本地投資意願低落,也沒有投資文化,尤其金融風暴已導致不少散戶退出股市,此后卻很少新的投資者參與馬股,尤其年輕人。”

“再說,比較區域股市,馬股上市公司太多,但投資者及市場資金皆不足,因此亟需外資來增加市場流動資金。”

他指出,上市公司太多,卻又缺乏聞名海內外的國際級企業,很難吸引外資到來。cimb personal loan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